合力攻坚保民生! 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白龟山水厂二级提灌项目10天竣工 彰显“平水担当”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5-07-07 18:04:43
当丹江口水源地水位下降遭遇夏季供水高峰,平顶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二供与广达两支队伍闻令而动,在白龟山水厂二级提灌项目中展开双线作战。从连夜勘测到设备调试,从高温抢工到暴雨坚守,他们以10天工期完成常规需1个月的工程量,用"平水速度"为城市供水安全筑起坚固防线。
6月16日,平水广达公司正全力推进皇台徐村等十余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时,突接紧急指令:受丹江口水源限量供水影响,需立即启动白龟山水厂备用取水系统。与此同时,平水二供机电项目部也同步接到任务,要求对二级提灌项目中的水泵及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稳定。
"供水就是命令!"平水广达党支部书记付盘石与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王亚辉连夜带队勘测围堰高程,20名技术骨干携带GPS定位设备在雨夜完成数据采集;此时,平水二供则迅速集结20人攻坚小组,针对10kV变压器高空吊装、DN600mm管道焊接等施工难点,立即启动专项应急预案。两支队伍同步推进项目,在人员调配、设备调度等方面紧密配合、优势互补,充分展现了“一盘棋”的协同作战智慧。
白龟山水厂围堰施工现场,面临天然屏障即搭建位置与路面有数十米高差,吊车无法直接驶入作业区域。面对困境,平水广达项目部创新采用"回填土筑平台+大型吊车转运小型吊车"方案——用50吨吊车将8吨吊车吊至作业面,配合砂土封装、分段吊装工艺,破解场地限制。 高温成为另一重考验,施工期间持续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现场无遮荫处,作业人员的工作服每天至少被汗水浸透5次以上。为保障施工安全与进度,项目组迅速实施“三班轮休制”,在现场配备防暑药品箱和冰镇绿豆汤,每两小时强制休息。10天后,长80米、高5米的围堰如期竣工,经GPS精准复测,围堰高程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二级提灌项目堪称"技术堡垒":95KW电动机与蜗壳水泵需达到0.05mm同轴度要求,10kV变压器高空吊装需规避周边电缆群,DN600mm管道焊接需通过X射线探伤检测。面对这些难题,平水二供攻坚小组采用三维建模预演施工流程,在变压器底座安装激光定位仪,管道焊接引入氩弧焊+无损检测双保险工艺。施工期间暴雨突袭,工地秒变"泥潭"。项目部连夜搭建200平方米防雨棚,用钢板铺路保障设备运输,在雨中完成关键节点焊接。为抢工期,技术人员白天顶着40℃地表温度作业,夜晚利用探照灯进行参数调试,最终使二级提灌系统提前48小时具备试运行条件。
双方通力合作,最终在短短十天内圆满完成了白龟山水厂二级提灌项目,为平顶山市夏季安全供水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平水速度”的背后,是高效运转的“快速响应机制”,从任务部署到资源调配实现了“小时级”的高效响应,确保各环节无缝衔接。领导班子驻场办公,累计解决30余项现场技术难题。在“技术创新储备”方面,自主研发的“电机热膨胀补偿技术”和“围堰高程动态监测系统”等专利技术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在此次合作中平水人传承2014年“战旱魃”平水精神,充分彰显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责任担当。
每个施工节点的倒计时里,每道焊接缝的火花中,都凝结着保障民生的责任担当;每次设备调试的参数里,都承载着城市运转的安全底线——这既是平水人对"供水生命线"的庄严承诺,更是平水人在平顶山市供水民生保障工作中交出的硬核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