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投集团与濮阳市合作的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典型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0-11-26 16:32:04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43项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其中,河南省水利厅、濮阳市探索供水“四化”新路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河南省三项典型经验做法之一榜上有名。
近年来,河南水投集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决策部署,按照“四化五机制”要求,围绕“治水科技的创新者和解决河南水问题的先行者”职能定位,积极参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构建城乡统筹、服务同等、水质同标的服务体系,以运营为核心,以智慧化为抓手,注重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周期参与,同农村供水试点之一的濮阳市开展深度合作,以清丰、南乐两县为先行区,谋划推进水源地表化,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探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社会参与”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清丰县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总面积828平方公里,辖8镇9乡、50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64万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管理粗放、群管为主、水质水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2017年以来,河南水投集团以中州水务公司为主体,在清丰县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丹江水全域覆盖,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城乡一体,建新用旧;规范管理,智慧运营”清丰供水模式。项目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OM)模式,政府以小量资金撬动大量社会资本,一举解决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运营、服务和原有资产保值等一系列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河南水投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努力高标准建设、智慧化运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实现政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双赢格局。探索建立的“集中供水、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机制,走出了农村供水长期以来仅靠政府投入、建设、管理,不断低水平重复投入的怪圈,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难度大、标准不统一、维修负担重、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实现了城乡供水同水源、同规划、同水质、同服务,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饮水水质,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不匹配的难题,实现了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下一步,河南水投将继续加强同各市、县地方政府合作,科学确定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让更多群众喝上甘甜的放心水、幸福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不断贡献水投智慧、水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