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黄河报: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概览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0-09-12 13:32:43

 

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成效概览

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是河南水利投资集团与平舆县人民政府以PPP模式合作建设的县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共占地427公顷,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系连通工程(包括9条河道和4个调蓄湖,其中,河道工程约42.5千米,湖面与河道水面共计167公顷)、配套桥涵工程(桥涵36座)、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修复水体规模350万立方米)、滨水环境改善工程(绿化面积233公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日处理能力4万立方米)、分布式污水处理站工程(6座日处理能力共2950吨)、污泥及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工程(日消减工业废水污泥120吨)、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和智慧水生态监管系统工程。

  本项目是河南省水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首个示范项目,国家财政部PPP示范项目及河南省重点项目,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王浩院士源头减排、过程阻挡、末端治理新治水理念为思路,以海绵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河长制为引领,采用先进治水技术与传统方法的高效融合与协同创新。该项目获得201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批5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

  关键技术四大创新

  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成果已被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河流生态治理工作安排方案》采纳,且成功应用于平舆、睢县、洛阳、许昌等地区生态治理PPP项目,实现节省投资约4.25亿元。研究成果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项目的科技含量,改变了城镇水生态环境质量不佳的现状,还有力推动了水利工程领域的科技进步以及多学科交叉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其创新体现在4个方面。

  创新了城镇水系生态修复范式,提出了多技术融合与高效协同治理模式,并取得了城镇水文水质循环模拟”“水体絮凝剂净化作用机理”“移动防洪墙渗流规律等理论突破。

  建立了城镇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及绩效评估理论,提出了城镇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的4种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了“PPP+资源再生利用合同环境服务模式与管控方案,建立了城镇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了评价结果与服务费用挂钩的依效付费机制。

  提出了网络恶意节点检测的区块链信任模型和传感器节点网络分片的跨链通道匹配模式。针对复杂水体环境下异构传感器网络内部技术栈较为复杂、结构各异,信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的现状,测得区块链信任模型,提出了传感器节点网络分片的跨链通道匹配方法,解决了异构传感器网络中的不同网络分片节点信任问题。

  创新了污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污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提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的预拌浓浆制备新工艺、多种再生透水混凝土配比技术,以及基于“Image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技术,建立了再生透水混凝土平面孔隙特征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5e73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平面图.jpg 

 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平面图

  污水处理提档升级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

  本次提标改造工程,将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的一级A标准尾水提标改造到地表水类水质标准后,作为水体的生态补水,满足水环境、水动力及水景观的要求。

  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在分为3部分:一是在现有选择池和卡鲁塞尔氧化沟之间增加缺氧池;二是现有精密滚筒过滤和接触消毒池之间增加臭氧接触池+中间水池+CMF膜过滤处理工艺;三是更换反硝化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填料。

  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提标改造工程,将在原有纤维滤池出水和紫外消毒之间,增加臭氧接触池+中间水池+CMF膜过滤处理工艺。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7b2c一污水处理厂.jpg

  第一污水处理厂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7b2c二污水处理厂.jpg

  第二污水处理厂

   分布式生态型污水处理站工程

  本项目将采用生化系统+生态处理工艺与地埋式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对工艺循环系统改良、工艺构筑物及流程优化的措施,达到契合地埋式生态建设的设计。项目包括:王堂分布式污水处理站、一高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清河大道一体化污水处理站、七里河冯楼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平舆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配套污水处理站等工程。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738b堂分布式污水处理站.jpg

  王堂分布式污水处理站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4e00高一体化污水处理站.jpg

  一高一体化污水处理站

  南北两湖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5929水湖.jpg

  天水湖工程总面积47.5公顷,工程主要包括:开挖蓄水湖、水生态构建、景观绿化及智慧水生态监管中心4大部分。工程新开挖蓄水湖面积约26公顷,景观工程面积21.5公顷。水生态工程采用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搭配经改良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和其他改良型沉水植物,构建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5b89城湖.jpg

  安城湖工程总面积74公顷,工程主要包括:开挖蓄水湖、水生态构建及景观绿化3大部分。工程新开挖蓄水湖面积约40.4公顷,景观工程面积33.6公顷。水生态工程主要采用“ISSA-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大幅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种植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通过多条食物链构成纵横交错的食物网生态系统等。

  河道治理工程

  平舆县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河道工程约42.5千米。图为平舆县中央生态绿谷。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5e73舆县中央生态绿谷 杨世峰 摄.jpg

  杨世峰

  智慧水生态监管中心

Z:\u5404类摄影展报送照片‚00912黄河报生态周刊\u56fe片\u667a慧水生态监管中心.jpg

  智慧水生态监管中心采用可视化的方式有机整合水环境管理部门与水体设施,形成水环境物联网,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水环境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做出相应的处理结辅助决策建议,实现水环境治理各环节的联动,有机协调治理步骤,以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支撑水环境治理,从而达到可持续、智慧治理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2日   责任编辑:郭旭帆  来源: 黄河报·黄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