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投西城水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助力漯河西城打造中原生态水城
本文来源: 综合部 发布时间: 2020-08-07 18:23:24
漯河市,地处河南省中南部,历史文化悠久,著名的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天下第一桥-小商桥是现存最早的石拱桥。如今,由河南水投西城水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漯河市西城区水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又为这个文化名城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漯河市西城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国道107,京广高铁穿城而过,澧河、沙河分过南北,18公里环城水系将把西城区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健康之城、休闲之环”,服务周边居民,使漯河西城真正实现“生态、舒适、宜居”,建设成为“享林荫、栖水岸、岳生活”的宜居新城。
已建成的高铁东环城水系已经实现景观、防洪、排涝旅游及水上巴士诸多功能。小南湖、悦和园更是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小南湖占地面积5.5万㎡,是一个结合植物科普、城市文化、湖区景观的生态公园。
内部湖面以疏影堤与环城水系隔开。结合堤岛种植大量的水生植物,不但美化驳岸,更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沿岸以种植樱花为主,花期3-4月,花色洁白或粉红,花香清雅。
环城水系约1.8米深,而小南华内部湖水最深不超过1.5米,为营造更加自然生态的驳岸,临水统一不设置栏杆,亲近自然,营造亲水城市。在靠近驳岸2-10米范围内,水深为0-0.5米,符合安全水深。
在汉江路以北宝塔山路以东,悦和园小南湖占地面积2.5万㎡,是一个以绿交融为基底,市民休闲为内容、亲水活动、结合植物科普、城市文化、湖区景观的生态公园。内部设有码头、悦和桥、景观步道、多功能休息区。
主题水景位于华鼎世界港北侧,是对中国古山水的意境及元素进行归纳、抽象,以现代景观手法表现古代山水的景色。
该水景采用毛石砌筑,结合雾喷、跌水、景观置石、造型油松、水生植物,营造高低错落、韵律的跌水景观,白色的水雾、绿色的植物、点缀在错落的跌水及置石间,景观虚实变化,层次更加丰富。粗矿的毛石搭配自然式种植,使人如入山林。关闭跌水时,该水景又可作为城市山水雕塑观赏。
在长江路和水系交叉口西南角,设置“花溪水车”主题水景。
该水车高约10米,表面材料为木材。将古代农业汲水工具—水车,与假山置石、木栈道相结合,营造质朴自然的水景景观。
主题水景以西城CBD为概念原型,通过两个C型水景,结合不同角度的展示,两个C型重叠可以形成X(西城的西字拼音首字母),也可以包含两个C(西城的城字拼音首字母和CBD的首字母),共同组成西城CBD。主题水景结合喷泉、灯光,塑造共同塑造“西城CBD“标志性景观。
高铁西水韵花溪项目即“水韵西城·西城花溪”,项目以水韵西城为载体,以西城花溪为主题,设计有涵盖全水系的主题花溪景观,即桃花溪、桂香峪、樱花浦、海棠涧。以临溪、亲溪、游溪、赏溪为主旨,结合多个主题文化公园,将环城水系打造成 “水绿交融、文化传承”的西城生态文化带。
除了环城水系工程之外还包括市政道路工程,新建五台山路、丹江路等道路工程都已建成通车。
漯河市西城区水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漯河城市发展规划》重大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将进一步促进西城区人文、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创造景观优美、文化浓厚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塑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知名度及美誉度,有力促进漯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漯河市投资环境并为推动城区的可持续发展。